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意大利半島上空升起了一朵奇怪的云。這是維蘇威火山爆發噴發出的超高溫火山灰云。它以每小時200公里的速度席卷并摧毀了意大利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兩座古城,還留下了一個跨越兩千年的科學懸案。
直到最近,《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才解開謎題,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在赫庫蘭尼姆一名遇難者頭骨中發現了深藍色玻璃狀物質,正是人類大腦在極端條件下瞬間轉化為玻璃的結果。
這種現象極為罕見。因為要形成玻璃,物質必須被迅速加熱到至少510攝氏度,然后急速冷卻,以防止晶體結構的形成。對于含有水分的有機物來說,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自然發生。然而,在2020年的考古發掘中,科學家在赫庫蘭尼姆的一個遺址中發現了這一奇跡般的證據。
意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科學家分析了一名死者的頭骨和脊髓內提取的玻璃碎片樣本。這名死者當時躺在奧古斯都學院的床上,被突如其來的火山灰云瞬間吞噬。通過X射線和電子顯微鏡成像等先進技術,他們發現這些玻璃碎片正是死者化石化的腦組織。
普通的火山碎屑流溫度不會超過465攝氏度,并且冷卻速度較慢,不足以導致如此劇烈的變化??茖W家推測,是維蘇威火山噴發時釋放出的超高溫火山灰云造成了這一切。這些火山灰云不僅溫度極高,而且來去匆匆,它們迅速提升了人體溫度,隨后又快速消散,導致環境溫度驟降。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遇難者腦組織瞬間經歷了從液態到固態的直接轉換,形成了獨特的有機物玻璃,而他的頭骨為這份珍貴的大腦標本撐起了保護傘,長久地留存了下來。
盡管時間可以抹平許多痕跡,但某些時刻卻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此次的發現不僅為研究古代災難增添了新視角,也讓人們對大自然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大自然用它那不可思議的力量,講述了一個關于毀滅與永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