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薛巖 劉恕
形似一個超級“放大鏡”,但亮度卻是太陽光的1萬億倍,精度還能達到“一根頭發絲的千分之一”,這是什么大科學裝置?
6月18日,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北京市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懷柔科學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總指揮潘衛民向記者們介紹了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基本原理。“同步輻射光源的基本原理是‘加速電子產生光’。下雨天,當我們快速轉動雨傘,沿傘邊緣的切線方向,會飛出一簇簇水珠。光源的加速器好似這把雨傘,水珠就是X光,這就是我們理解的‘同步輻射光’。”潘衛民解釋說。
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不僅能夠產生非常強的光,照亮微觀世界,發現隱藏細節,還具有超高分辨率,捕捉物質內部微小的變化過程。潘衛民表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將滿足重大科技項目需求,包括航空航天材料、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等。
(科技日報記者 趙衛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