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一艘散貨船與一艘漁船在大連港附近水域發生碰撞,人員落水、被困艙內,兩船共計30人遇險?!?8日,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在遼寧大連海域組織開展“2025年商漁船海上碰撞綜合演練”,跨介質航行器、飛行救生裝置、無人搜尋船、水面搜救機器人等一系列先進裝備“上陣救援”,織起一張“天空地”智慧救援網絡。演練旨在提升區域商漁船海上碰撞險情應急處置能力。
“這是我國北方海域最大規模的海上搜救綜合演習,遼寧省海上搜救中心演練處置海上漁船翻扣險情,調用國家專業工程打撈力量現場起吊翻扣漁船,在全國尚屬首例?!边|寧海事局指揮中心副主任焦洪嶺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演練模擬一艘散貨船與一艘漁船發生碰撞,散貨船艏樓電線短路起火。遼寧海事局指揮中心收到報警后,立即對險情信息進行核實并上報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按照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啟動海上突發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協調指揮專業救助、海事、農業農村、消防救援、港航企業、社會志愿等單位共28艘船艇、1架直升機、3架無人機、1艘無人船、2輛醫療急救救護車、2套應急通信設備、300余名人員開展應急處置。
焦洪嶺介紹,此次演習引入多種高科技手段,多旋翼無人機具有靈活機動特點,可以及時準確識別定位海上遇險人員。搜尋無人船搭載多種遙感監測設備,可以精準感知搜救現場信息,為救助提供相關決策輔助。水面搜救機器人可以實現船基和岸基遠程操控,自動將遇險人員救至安全水域。飛行救生圈具備自動定位、監測功能,及時將救生圈精準投放至遇險人員身邊。
演練系統構建了接警核實及方案制定、搜尋救助落水人員、空中轉運救治傷員、散貨船消防救助、輿情應對、救助翻扣漁船艙內被困人員等全環節的全鏈條應急處置矩陣,實現了全流程的實戰檢驗。演練突出“科學搜救”,海事部門運用交通運輸調度與應急指揮系統、智慧海事監管系統等信息化系統開展動態偵測、方案制定和落水人員漂移模擬,大連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及時提醒過往船舶注意避讓。
遼寧海事局副局長季軍表示,演練作為預防和化解重大風險的關鍵性實踐,顯著增強了海上風險的感知能力、復雜險情的處理能力以及多方協同的響應能力,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戰略實施提供更加可靠、堅強的水上安全保障。下一步,各級海上搜救中心將加快海上搜救能力建設,增強海上險情的感知能力和復雜險情的處置能力,為建設海洋強省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視頻來源:遼寧海事局)